资讯中心

 

种完食用菌做“燃料” 玉米芯里能量多

发布者:www.jsaifeier.com 发布时间:2019-09-21

    种完食用菌做“燃料” 玉米芯里能量多 发布日期:2014-03-26 来源:易菇网 作者:靳瑞琳 核心提示:种完食用菌的玉米芯可不见得就没有用了,废弃的菌包可以用于电厂的燃料供应,因此,在种金针菇获益的同时,菌袋的“二次回收”又增加了一份收益。   本网讯:在农村,剥掉金黄色外衣的玉米芯通常要么扔掉,要么用来生火,没有太大用处,在人们眼中就是“垃圾”,但在铜山区大许镇,那些本“毫无用处”的玉米芯却成了致富宝。   在铜山区大许镇的加工区里,农民们不间断地把玉米芯往料嘴里加,等装袋时就都变成了碎屑,然后就是进“大嘴巴”了,菌包一体机的“大嘴巴”和地面一样平,一袋袋原材料源源不断地向里倾倒,在流水线的另一端,套上一只只塑料袋,一个个菌包就出炉了。   最后一道程序:加热。在蒸汽区里,一根根管子上布满了红色阀门。菌包围着散热管道堆成了小山,菌包外面覆着一层厚厚的棉毡子,直到菌包变熟,才会停止加热,等到冷凉透彻,装上菌种,就可以送进菌房,静待金针菇的生长了。   种完食用菌的玉米芯可不见得就没有用了,废弃的菌包可以用于电厂的燃料供应,因此,在种金针菇获益的同时,菌袋的“二次回收”又增加了一份收益。   废物利用,循环再造,将玉米芯的价值发挥到极致,是广大菇农的福利,也是食用菌循环发展、绿色生产、生态化实现的重要一步。 北京植病学会召开食用菌病虫防控技术交流会 核心提示:北京植病学会与北京市植物保护站联合召开了食用菌病虫防控技术交流会,特邀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虫害岗位专家、江苏农科院研究员宋金俤和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病害岗位专家、华中农业大学教授边银丙针对食用菌主要病虫害及防控技术进行了交流。 3月24日上午,北京植病学会与北京市植物保护站联合召开了食用菌病虫防控技术交流会,特邀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虫害岗位专家、江苏农科院研究员宋金俤和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病害岗位专家、华中农业大学教授边银丙针对食用菌主要病虫害及防控技术进行了交流,交流会由北京植病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植保站推广研究员师迎春主持,有来自北京市食用菌创新团队的成员及市、区(县)植保站、各农业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学会会员近100人参加了此次交流会。 宋金俤研究员从“食用菌种类与病虫关系”、“主要害虫种类及危害状”、“食用菌害虫综合防控”和“食用菌农药制剂及使用方法”4个方面介绍了食用菌重要性害虫及防控方法,我国的食用菌栽培品种有50多个,在栽培的基质中滋生各种昆虫,食用菌在发菌和生长的各环节中都与害虫相遇,宋研究员重点介绍了弹尾目、等翅目、革翅目、缨翅目、鞘翅目、鳞翅目和双翅目部分科的害虫及其生活习性、为害状和防治方法,重点强调了稻菇轮作在食用菌害虫综合防治中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边银丙教授介绍了木霉、线虫、灵芝菌丝褐斑病、平菇黄斑病等竞争性杂菌、菌丝体和子实体病害的发生、为害特点,以毛木耳油疤病为例详细介绍了病原鉴定、寄主范围鉴定、发生规律调查和防治方法研究的进展与成果,此外还整体介绍了食用菌病害的综合防控策略与技术。在互动交流环节,参会人员与宋研究员和边教授就京郊食用菌生产中病虫的发生与防控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并表示会后会就食用菌病虫害防控问题继续交流。

地址:盐城市盐都区盐龙街道办事处华锐路6号  电话:0515-88722222 传真:0515-88723888
版权所有 © 盐城爱菲尔菌菇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华企立方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1059049号-3